,虽然外观粗陋,方正的火柴盒状毫无美感可言,但不能否认它们是苏联时代最具实用功能主义的建筑,没有之一。其分布范围之广,曾遍及苏联及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各大城市;其影响力之大,当年曾被社会主义国家广为借鉴效仿;其历史使命绵延之久,以至于至今还能大量看到它的身影,堪称人类住宅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1950年代,低成本、易建造、符合苏联基本国情的装配式住宅楼开始大范围推广
它的诞生,源自于二战后的苏联百废待兴,城市中激增的人口数与住房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1950年,时任莫斯科市委书记的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建筑师会议上,一种从法国借鉴过来的低成本、易建造的板式住宅楼方案被提出,它抛弃了传统繁复的砖瓦建筑,改用预制板装配房屋。它的特点是经济成本低廉,可实现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并能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较为符合苏联当时迫切解决人民住房需求的国情。
在初步解决预制装配技术问题后,这种装配式住宅建筑在苏联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其遍布苏联加盟共和国及苏东地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城市建设推进项目之一
于是自1954年起,在初步解决预制装配技术问题后,这种装配式住宅建筑在苏联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遍布波罗的海之滨到中亚的航天新城再到太平洋沿岸的远东地区,并辐射整个苏东阵营地区。其建设场面极度恢弘壮观,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城市建设推进项目之一。
预制构配件吊运及施工安装,由于均采用标准件拼接,施工几乎不需要图纸,所以建造效率格外惊人
同时得益于赫鲁晓夫上台后的全力支持推广,它被冠以如雷贯耳的“赫鲁晓夫楼”称谓。由于均采用标准件拼接,施工几乎不需要图纸,所以建造效率格外惊人,一栋楼一般两周即可完工。有时候为了赶生产指标,甚至会动用空军直升机来支援建设,例如当时在列宁格勒就曾创下了5天完工的惊人记录。
1964年苏联莫斯科的赫鲁晓夫楼,极简的风格以求最大化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和工期上的“多快好省”批量建造
有趣的是赫鲁晓夫楼主要都是5层结构(少数4层),是因为苏联建筑法规条例规定超过5层的建筑一定得安装电梯。为了节约造价直接把电梯给省了,同样被“省略”的还有斯大林时期彰显古典主义和俄罗斯民族装饰风格的拱门、柱廊及雕塑设计,以求最大化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和工期上的“多快好省”批量建造。如此走流水线般批量复制粘贴粗陋的火柴盒式建筑,其毫无创新的手法及低劣的审美令苏联建筑师们一度颇有微词。
在1950年代苏联住宅设计竞赛中获得优胜者的经典K-7楼型,5层不设电梯和垃圾通道
35平的赫鲁晓夫公寓平面图,注意它是带独立厨卫的,这一点与传统认知的“筒子楼”有本质区别
赫鲁晓夫楼户型设计以迷你紧凑而闻名,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25~50平,将“极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楼内的每一寸使用面积都经过令人瞠目结舌的详细数学计算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它没有客厅,但带有独立的厨卫,所有房间、厨卫、门厅和过道面积均受到严控;它在结构质量上并不尽如人意:为减少相关成本而严重缩水的建筑构造及材料,使隔绝声音的效果及保暖性较差,预制拼缝不可避免出现开裂,造成屋顶和墙面漏水等问题。但不管怎样,直到赫鲁晓夫1964年卸任时,它解决了占据苏联四分之一人口约5400万人的房屋居住问题,这一点功不可没。
而勃列日涅夫楼,则更像是赫鲁晓夫楼的迭代“Plus”升级版。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970年代,苏联靠着石油资源大涨的行情,手头日渐宽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更好住房需求,顺势推出了更体面和舒适的“勃列日涅夫楼”。不过这一时期的赫鲁晓夫楼并未被淘汰,大量的底层民众依旧挣扎其中,而条件更好的勃列日涅夫楼主要分布于苏联及加盟共和国的大城市中,由于造价相比来说较高,普及量远不及赫鲁晓夫楼。在19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滞涨阶段,住宅升级的举措使得财政进一步枯竭,因此列日涅夫楼并未惠及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
作为赫鲁晓夫楼的升级版,勃列日涅夫楼更高、更宽、更长,通常都是9层起步,有些甚至高达20层
由于造价相比来说较高,其普及量远不及赫鲁晓夫楼,直至苏联解体也并未惠及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
勃列日涅夫楼较之赫鲁晓夫楼更高、更宽、更长,通常都是9层起步,有些甚至高达20层;墙体更厚实并安装有电梯和专用垃圾通道,在集中供暖的同时还有集体冷热水供应;由此公寓套间面积相对较大,房间更宽敞明亮,还有小储物室,自带内嵌式衣柜和开放式阳台等一系列设施。但勃列日涅夫楼仍未走出赫鲁晓夫楼的内涵核心,其建筑技术和质量虽有改善,但内部结构确是一脉相承,标志性的一条廊道贯穿到底,两侧则是并排的独立房间。
按理来说,以赫鲁晓夫楼为代表的苏联时代保障房设计寿命多数仅25年,原本属于应急类住房。但想不到的是,多数蜗居于此的民众一住就超过了半个世纪,在如今的俄罗斯赫鲁晓夫楼虽然逐渐消失,但依旧能看到它蹒跚的身影;而在苏联当年的加盟共和国内,更是随处可见其斑驳沧桑的身躯。
作为苏联时代的独特风景和曾经的“功臣”,正慢慢的变成为褪色的记忆,在旧城改造的热潮中化为瓦砾
依旧停留在最基础的实用主义阶段的赫鲁晓夫楼,其背后折射的历史起伏巨变,不禁令人感慨唏嘘
不可否认的是,赫鲁晓夫楼与勃列日涅夫楼当年既是集体生活的写照,也是城市工业化初期解决住房困难的一剂良药。通过低成本、易建造、可大规模复制,它承载了特殊时代的使命,从历史结合经济和民生的角度看它是符合国情的成功举措。但原本作为一种临时过渡的建筑形态而存在,却因苏联经济和政体改革的失败而陷入了长久的停滞和衰败;另外反映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最广泛的民用建筑,却依旧停留在了最基础的实用主义阶段,历史的起伏巨变,不禁令人感慨唏嘘。
基辅卫国战争纪念馆【乌克兰】,是为纪念1941~1945年的苏德战争而建立
其坐落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佩彻斯克区的拉弗拉山丘之上,毗邻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
标志性的“祖国母亲”巨幅雕塑气势磅礴、庄重威严,象征着乌克兰人民捍卫自由的永恒精神
卫国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佩彻斯克区的拉弗拉山丘之上,毗邻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为纪念1941~1945年的苏德战争而建立。标志性的高达62米的纪念碑雕塑“祖国母亲”矗立于博物馆大楼之上,气势磅礴、庄重威严,纯不锈钢的材质令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着乌克兰人民捍卫自由的永恒精神。
建筑群四周设有细腻精湛的高浮雕群像,展现了战争期间战士们英勇抗敌的波澜壮阔画卷
纪念馆落成于1981年,它是乌克兰顶级规模、展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其位于“祖国母亲”雕塑的底部基座内,是一座独特的圆形地堡式建筑。建筑群四周设有细腻精湛的高浮雕群像,展现了战争期间战士们英勇抗敌的波澜壮阔画卷。馆中陈列有8,000多件二战时期的展品及诸多油画和雕塑,记录了乌克兰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净高62米的巨幅雕塑“祖国母亲”扎眼醒目,算上基座总高达102米,重达450吨,通体采取不锈钢结构加工制作
在一组气势恢弘的雕塑与建筑群中,净高62米的巨幅雕塑“祖国母亲”显然最为醒目,雕塑如果算上基座总高达102米,重达450吨,通体采取不锈钢结构加工制作。作为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的“母亲”,身披乌克兰民族服饰,右手仗剑直指蓝天,左手高擎一面刻有国徽的盾牌,屹立于第聂伯河之畔,神情庄重,凝视着东方。如今它被视为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象征着乌克兰人民誓死捍卫祖国的信心与决心。
在2023年,“母亲”盾牌上原有的苏联镰刀斧头国徽已然更换成了金色三叉戟的乌克兰国徽
不过,近年来伴随着克里米亚事件和俄乌冲突,原本同属于苏联阵营的俄乌分道扬镳后势同水火,已永远回不到从前。在2023年,“母亲”盾牌上原有的苏联镰刀斧头国徽已然更换成了金色三叉戟的乌克兰国徽,然而这只是俄乌两国关系恶化、乌克兰全面加速去俄化运动的缩影。
二战中的乌克兰战场,在抵抗法西斯侵略者面前,乌克兰国家及人民付出了惨烈而悲壮的代价,永载史册
但不管俄乌两国的历史走向如何,这段二战血腥的历史应该永久铭记:苏联卫国战争毋庸置疑是二战重要组成部分,而乌克兰又是当年苏联抗击德国侵略者的主要战场。残酷的战争致使800多万乌克兰人牺牲,200多万人被俘至德国充当劳役,战后的乌克兰身处一片废墟之中。在抵抗法西斯侵略者面前,乌克兰国家及人民付出了惨烈而悲壮的代价,永载史册。
这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苏联时期斯大林式建筑,它是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建成的第一座大剧院,也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大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苏联红军大剧院,现为俄罗斯军队中央学术剧院The Central Academic Theater of the Russian Army,坐落于莫斯科北部的苏沃洛夫广场。
苏联红军大剧院创建于1929 年,剧团上演爱国主义和军事题材的戏剧,举办歌舞音乐会,并在军队中巡回演出;在1940 年,剧院改建成了一座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五角星平面造型建筑。苏联设计师卡罗·阿拉比安和瓦西里·辛比尔采夫的设计具有斯大林主义建筑的特点,偏向于古典风格,例如建筑外廊和顶部装饰的古典式科林斯圆柱,以及内部巨大的天花板马赛克等。
中央突出的塔楼造型,黄、白相间的色调,古典主义的元素以及相对简洁的装饰赋予了它典型的斯大林式风格
中央突出的塔楼造型,黄、白相间的色调,古典主义的元素以及相对简洁的装饰赋予了它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关于斯大林式建筑的定义,在建筑学上只是约定俗成的称谓,并非标准的建筑风格术语。所以,它不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莫斯科七姐妹”亦或是华沙科学文化宫,这一处,也是极其经典的范例。
俄罗斯莫斯科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以533.3米高的尺度,为欧洲第一、世界第4高塔,仅次于日本东京晴空塔、中国广州塔以及加拿大的国家电视CN塔。
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于1963年开建,1967年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度超过500米的建筑,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长达9年,直到1976年加拿大国家电视CN塔建成这一纪录才被打破。作为目前世界最高的独立建筑之一,其建筑重量超过 55,000 吨,超过500米高的大尺度对于一个不是以摩天大楼著称的城市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迹。
前苏联设计师将其设计成类似一朵倒置的百合花,粗壮的底部仿若它的茎部。建筑采用砼圆锥筒体、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建筑总高度533.3米,其中塔身高度385.5米、钢天线米,,地面标高处塔构直径为60米,而到顶部直径缩减至8.2米,这使得它看起来身材极为纤细瘦长;塔上建筑44层,其中技术设备足足占据了底部16层的空间,主要观景台位于离地面337米的高空,从这里可以全新的视角俯瞰莫斯科城。
如今它依旧承担着数十个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卫星电视节目的无线电网络信号发射的功能
巧妙的花萼型塔身设计,使之最大限度保持结构的稳定,然而巨幅的长细比使之在飓风面前曾达到超过20米的顶部摆幅;超高的尺度也时常招惹雷电,每年被雷击中的频率高达30~40次。时光冉冉,如今它依旧承担着数十个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卫星电视节目的无线电网络信号发射的功能。
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名片建筑,坐落于明斯克火车站对面,对称布局的两座塔楼形如“城市之门”
它是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名片建筑,坐落于明斯克火车站对面,对称布局的两座塔楼极具城市门户的气势,故而被称之为“城市之门”。
明斯克之门始建于1953年,改建于原本两座5层建筑的角翼,塔楼的造型及古典主义元素的运用,使之整体呈现为典型的斯大林式风格。两座临街对称的塔楼尺度适宜,结构11层隔街相望,与周边建筑衔接呈“L”型转角布局,并与现代感十足的街对面火车站遥相辉映。
塔楼的雕塑极具时代氛围感:工人、集体农庄社员、工程师和士兵雕塑点缀于塔楼基座的四角
其中一座塔楼安装了白俄罗斯最大的钟表:表盘直径3.5米,指针最大长度1.69米,有趣的是这是二战期间源自于德国的战利品,制造年代已跨越百年;另一座塔楼显见有金属制造的白俄罗斯苏联时代的国徽。塔楼的雕塑极具时代氛围感:工人、集体农庄社员、工程师和士兵雕塑点缀于塔楼基座的四角,见证着红色帝国的兴衰与时代的沧桑巨变。
后苏联时期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大面积的钢筋砼、洗练明快的极简装饰线条,构成了它独特的视觉效果特征
这座建于1980年的利沃夫公交总站,完美诠释了后苏联时期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大面积的钢筋砼、洗练明快的极简装饰线条,构成了它独特的视觉效果特征。
其位于乌克兰利沃夫Stryiska街道的巴士总站,是连接乌克兰各个城市并与波兰、捷克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互通的交通中心。在最初的建设规划中,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将会与双层的立体交通道路网络衔接,通过建筑的三个面串联整座巴士交通体系的运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道路基础设施迟迟未能修建完成,导致巴士总站并未按照预期设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日月流转,建筑本身也经久失修,沧桑斑驳尽显老态。
事实上,包括利沃夫所代表的乌克兰城市至今仍遗留有大量的苏联时代建筑遗产,有心或不经意间你会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巅峰时期曾是苏联时代城市面貌不折不扣的“背景板”。如今历经岁月巨变,在沧桑斑驳的外表下,内核早已物是人非。
这是一座位于第比利斯海附近山丘上的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格鲁吉亚建国3000周年和基督教传播2000周年而建立
一边是湛蓝如宝石般的湖泊,一边是彰显历史底蕴的奇特建筑,画风魔幻而又惊艳
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也被称为“格鲁吉亚巨石阵”,这是一座位于第比利斯海附近山丘上的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格鲁吉亚建国3000周年和基督教传播2000周年而建立。一边是湛蓝如宝石般的湖泊,一边是彰显历史底蕴的奇特建筑,画风魔幻而又惊艳。
巨柱中部浮雕刻画着格鲁吉亚历史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人物,人物身份包括圣人、国王、诗人和军人
纪念碑始建于1985年,由16根高35米的青铜巨柱及4根青铜大梁构建而成,平面布局呈“口”字形开放式围合,4面均为3柱+1横梁,中央4柱则对称分布于围合区域的四周角落。巨柱气势恢弘直插云霄,每根柱子立面浮雕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底部浮雕描绘的是圣经中的人物和场景;大体量的中部刻画着格鲁吉亚历史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人物,人物身份包括圣人、国王、诗人和军人;顶部则描绘有格鲁吉亚人民的节日庆祝、粮食与葡萄丰收等日常场景。
不得不说,作为纪念建筑采用矩阵的布列方式颇为创新有趣,如远古遗迹般的残缺美突显了建筑庄重的仪式感和厚重的历史氛围,也高度契合了编年史的严肃纪念主题。
其粗野狂放的风格、斑驳的历史沧桑感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它似乎时刻提醒着人们源自于特殊年代的身份标签
这是一座吸引眼球并让人倍感震撼的双子塔楼,其地处贝尔格莱德新城西端,坐落于机场通往市区的路边,因此又被称之为“西大门”。之所以令人震撼,并非建筑的尺度亦或是脑洞大开的奇葩设计,而是粗野狂放的风格、斑驳的历史沧桑感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它似乎时刻提醒着人们源自于特殊年代的身份标签。
落成于1980年的“西大门Genex Tower“,曾是铁托时代国家经济蒸蒸日上的象征
其至今仍为贝尔格莱德最高建筑,它分别由30层的住宅楼和26层的办公楼组成,两楼中间由一条走廊连接
“西大门”正式名称为Genex Tower,建于1977~1980年,它曾是铁托时代国家经济蒸蒸日上的象征。这座双子塔楼总高115米,至今仍为贝尔格莱德最高建筑,它分别由30层的住宅楼和26层的办公楼组成,两楼中间由一条走廊连接,并配有一座外星飞碟般的圆形旋转餐厅,不过因为资金问题,这座旋转餐厅从未真正“旋转”过。
“东大门”,正式名称为Rudo住宅楼,落成于1976年,它是由三栋大楼组成的建筑群。三栋建筑平面呈三角状分布,每栋建筑立面呈奇特不规则的阶梯状金字塔形,宛如科幻场景中的发射塔。区别于“西大门”的住宅兼办公,“东大门”三栋建筑物全部作为住宅楼使用,每栋均为28层,有190多套公寓,最多可容纳超过2000名民众居住。
贝尔格莱德的“东、西大门”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奇特视觉效果,突显了后苏联时代东欧国家一度流行的建筑特征:粗犷的线条和结构、极简的建筑装饰,彰显了狂野的未来主义建筑风范。
位处哈萨克斯坦奥尔的住宅区是苏联住宅实验中最大胆、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之一,它在1986~2002年分阶段建成,以至于后期组合而成的新旧建筑色差明显,视觉上效果上颇为怪异。其如蜂巢般密集的弧状露台、对称流畅的动态设计和粗野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环形布局创造出柔和的弧形小径,又使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自然。
要理解奥尔住宅令人费解的设计,重点是审视该地区极端恶劣的天气特征情况:密集弧状露台的设计旨在限制进入公寓的热量和高强度光线;此外阿拉木图的地震活动异常频繁,所有高层建筑都需要经过精密的的结构计算验证并辅以单独的支护和安全措施设计,这里的每座塔楼均由若干筒状砼框架结构组成,相互支撑联系并重新分配建筑荷载重量。
住宅内部的广场,如此高密度的建筑出现在地广人稀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令人费解
从历史的角度看,苏联时期为解决人口膨胀带来的住房需求,密集的高层住宅设计以及尽可能减少成本、不加装饰的粗野建筑层出不穷,它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符合国情的无奈选择。不过如此高密度的建筑出现在地广人稀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依旧令人费解。
这是一座另类的、极少有人关注的后苏联时代建筑,类似帆船造型的现代建筑事实上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家剧院。它是新西伯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剧院之一,其建筑形态一如既往地呈现出苏联关于未来主义的狂热幻想。
剧院成立于1930年以前,最初主要面向青年和儿童的文艺汇演,之后逐渐开始面向成年观众。在1987年,剧院特别增建了一座新的剧场建筑,这座肩负新时期使命的“巨大帆船”由此诞生。剧院建筑立面屋顶奇特的几何线条组合另类夸张,令人啧啧称奇;外立面衬以浅色的大理石,熠熠生辉。在西伯利亚的冰雪严寒之中,它更像是一艘天外飞船陨落于地球,令人顿感梦幻与惊奇。
1976年,在乌克兰的第聂伯河面上就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座状如飞碟般降落于水上的咖啡厅,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波普拉夫科”,对应俄语中的“浮标”之意。
有趣的现象是,它是第聂伯河附近的苏联时代建筑景观之一,如果城市中有河流或湖泊,就会出现当地的“波普拉夫科”餐厅。因此,“波普拉夫科”在俄语中逐渐衍变成了这种餐厅的代名词,而不是仅只是这处波普拉夫科餐厅。其特立独行的立面外观在当年极具创意,粗野的未来主义和具有外星形态的机器建筑,俨然成为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