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科技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崛起,为这个传统工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使各大院校加快变革步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土木工程学院近期举办了一场以“AI赋能智领土木”为主题的教学交流会,院长黄然在会上精确指出,AI在教学中的有效定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传统土木工程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AI工具,在未来职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在这场会议中,与会者围绕AI与课程学习的结合方式、AI技能的训练方法和AI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与者一致认同,明确AI的教学内容占比和目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可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使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帮助学院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操机会,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也在积极探讨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的改革。2024年12月20日,学院召开了一场关于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研讨会。与会老师们深刻剖析了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在新技术浪潮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李丹副教授指出,AI、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土木工程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显著拓展。智能建筑系统的兴起,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实时监测其健康情况,为土木工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机遇常伴挑战而来。会议讨论环节中,老师们表达了对土木工程专业在新工科浪潮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担忧。李丹副教授强调,传统土木工程教育模式的固化,加上课程更新速度赶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此外,跨学科的整合需求也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上,龚澳老师从行业需求的方面出发,指出当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数字化技能方面与企业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高校人才教育培训与企业实践需求的对接尚需逐步优化。对此,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表示,该研讨会为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体系指明了方向。各位学者一致认为,土木工程专业必须积极拥抱变革,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跨学科融合与产学研合作,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重庆大学的李正良教授在近日为华南理工大学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高校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的报告会,强调了专业发展需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他提出要依托优势学科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并给出了土木工程专业改革的相关措施,包括重塑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和标准,在培养方案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碳达峰与碳中和等跨学科知识,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行动。
此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系也于近期召开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专题研讨会,强调实施学科与专业的协同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该学院认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要结合行业转型与智能化的提升,增设专业方向及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向智能建造方向转型。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新工科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做出响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路径,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相信在各方一起努力下,土木工程专业必将在新时代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